

中關村是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,成立30年來,這里誕生了中國科技創新史上多個第一: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、第一家不核定經營范圍的企業、第一家無形資產占注冊資本100%的企業、第一家有限合伙投資機構、第一個政府引導基金。
中關村發揮著“探路者”的作用,先后實施境外并購外匯管理、投貸聯動、“國際人才20條”等改革試點并逐步推向中國內地,帶動形成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激勵科技人才的政策體系。
中關村先后攻克漢字激光照排系統、曙光超級計算機、中文搜索引擎、5G移動通信、人工智能芯片、無人駕駛平臺、石墨烯材料制備、液態金屬增材制造、靶向免疫、高端醫療器械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,并催生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。
中關村誕生了聯想、方正、同方、搜狐、新浪、百度等一批代表性科技公司。特別是近年來,京東、小米、奇虎360、美團等一批新生代科技企業快速崛起。
在創新企業培育上,創業服務機構蓬勃發展,中關村有200多家科技企業孵化器、1490多家創投機構、500多家協會聯盟等社會組織,助力科技型企業快速成長。
目前,中關村企業總數超過2萬家,其中國高新企業1.3萬家,上市公司320多家,新三板掛牌企業1618家,獨角獸企業近70家。
中關村成為全球風險投資最活躍的區域之一,2017年,中關村平均每天新設立科技企業80家,全年天使和創投金額1550多億元(人民幣,下同),投資金額和投資案例數均占全國三分之一以上。
一組數據彰顯中關村經濟發展新成就:2017年,中關村企業總收入達到5.3萬億元,實現利潤總額4670.8億元,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34%;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首次突破8萬件,全年企業PCT國際專利申請量3652件,中關村成為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經濟科技競爭的前沿陣地。
中關村聚集300多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或研發中心,外籍從業人員總數近1萬人,留學歸國人員3萬多人,海歸“千人計劃”專家1343人、占全國19%。
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在硅谷等地設立10個海外聯絡處,中關村企業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或分支機構近千家,中關村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,成為鏈接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節點。
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表示,進入新時代,中關村承擔著新使命,要在高質量發展上作表率,在培育新技術、新產品、新業態上當主力,努力在集聚全球優秀創新人才、提升國際化發展水平上有新作為。
下一篇:聯想、華為、小米新品拉貨升溫 面板廠、觸控廠出貨強勁